JP
TW
home
about
article
event
TAIWAN PLUS 2024
TAIWAN PLUS 2023
TAIWAN PLUS 2022
TAIWAN PLUS 2019
TAIWAN PLUS 2018
contact
article
year
2018
2019
category
event
artist
culture
2018
2019
event
artist
culture
FILTER
2018
2019
event
artist
culture
event
2019.09.28
一樣的美味,不一樣的台日啤酒文化!
Taiwan Plus 2019 台灣新感覺的特別活動 「台灣啤酒(台灣菸酒株式會社) x CITA...
culture
2019.09.19
她們為何向山走去?運動潮、壯遊與山網紅
山女,更完整的說法是「山系女孩」,源於最擅長對次文化或特定社群命名的日本。山ガール即Yama Gir...
culture
2019.09.12
創造台灣觀點,讀歷史的一萬種可能 ──故...
遠古時代,人類圍坐在火堆前傳誦著故事,沿革下來成為歷史。人類傾聽、分享故事的慾望從未減損,只是在台灣...
culture
2019.09.03
珍奶之外,日本哈台族的天菜:張維中談台菜...
台灣料理沒有形成一條台灣街,各自帶開,卻反而以一種繁星散落的方式,漸漸深入日本人的日常風景。年輕經營...
culture
2019.08.30
難道台灣人只喜歡吸收別人整理好的史觀嗎?...
「我們認為,自己的史觀,應該由自己建構,不要把這件事交給別人來做,所以『國家寶藏』做的是盡可能提供第...
culture
2019.08.27
陳竹昇:台語讓人記得「我是誰」
台語之於表演,不只是工具,更是情感。往內尋找自己,台語是母語、是童年,讓人記得「我是誰」
culture
2019.08.26
山系女子蔓延中!當女人向山走去
取代過往「登山屬於大學社團或退休人士」的印象,離開學校的年輕女性以「山女」之姿,成群結隊出現在台灣郊...
culture
2019.08.23
觀點並非答案,討論與省思才是目的 ──臺...
我們做《動畫臺灣史》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大家可以充分討論、反省、思考、互動,而非被動的被餵養歷史。
culture
2019.08.20
帶起台漫另一波創作潮,《CCC創作集》敗...
中研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這個收藏全世界最多殷墟甲骨的單位,一直是世界上研究甲骨文的重鎮,藏身同一棟樓...
culture
2019.08.16
在西門町街頭,意外與一列遶境隊伍不期而遇...
2013年,一個平常的冬日深夜,甫下班的《五花鹽》雜誌團隊成員凌可樂、吳建興、賴怡伶等人像平常一樣在...
culture
2019.08.13
謝銘祐:尋找台灣和自己的樣子
2017年的金音獎頒獎典禮,甫奪金曲最佳台語歌王的謝銘祐成了當晚風光大贏家,以台語專輯「舊年」橫掃3...
culture
2019.08.08
今年的大溪大拜拜,不只有大溪人在意:大溪...
過去關公生日對大溪年輕人來說,是大人的事情,不少大溪的子弟是小時候參與,長大就沒回去參加。但這一次「...
culture
2019.08.06
誰是台灣的主人:總統府與府前空間的演變流...
1945年5月31日,兩顆炸彈在美軍的「台北大空襲」行動命中台灣總督府,建築物正面被炸出大洞,而原本...
culture
2019.08.01
母語跟文字之間的差異:高翊峰談客語創作
對高翊峰而言,要證明自己是客家人,最好也最簡單的方式,即是講客家話。「也因為如此簡單,所以如此困難。...
culture
2019.07.30
華人樂壇競技場:金曲30榮光而立
從1990年開辦至今,金曲獎步入30而立之年,已被各地華人音樂工作者視為最高榮耀,這座競技場包容著民...
culture
2019.07.26
吳思鋒:「民」的思想與行動劇烈迸發的時代
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文藝發展,「民」的藝術思想通過民眾、民俗、民間、常民、原生等詞語,集體創作出來...
culture
2019.07.19
哪天有沒有可能也有「原住民族語」網紅出現...
對我來說,卑南族語絕對不會在我身上消失,我不想到死的時候,祖先問我話,我一句都聽不懂,會被丟到其它地...
culture
2019.07.11
從交陪境到野根莖:龔卓軍談當代藝術與民俗...
剛開始從藝術學院的角度看廟宇,會研究建築、雕塑、壁畫等,但看久了發現從這些物件到祭典儀式,開始想像推...
culture
2019.07.05
台語不只俗擱有力,更是高雅擱有價值:金枝...
金枝演社、阮劇團,都是從這塊土地長出來,號稱台灣第一跟第二的台語劇團,不僅開啟歌舞劇新紀元,也都積極...
culture
2019.06.23
台灣專題搶攻日雜版面,日本遊台風潮從何而...
做台灣特輯時,台北這地方或「台北101」怎麼想也不會是東京人一看就嚮往的圖騰吧?唯有草根味滿溢的生活...
culture
2019.06.23
台籍日本作家溫又柔:我所處的地方正是中間
著眼於處在日語、中文、台語之間的擺盪,如今,溫又柔的作品正向著日本文壇吹入一股嶄新的「台灣風」。
culture
2019.05.16
從「哈日」到「哈台」:邁入台日融合時代
對於新一代「哈台」的日本人而言,他們心目中的台灣魅力不是像以前那種嚮往「過去的台灣」,而是特別關注在...
culture
2019.05.16
越在地,越國際:什麼才是這世代觀眾想看的...
只要能在類型裡抓住「真實而台灣獨有」的社會脈絡與心理特質,在面對國際競爭時,本土內容實則內建有不敗的...
culture
2019.04.11
台灣音樂場景多元化的原因 台灣獨立唱片廠...
距今30多年前,解嚴後台灣的音樂一方面受到歐美與日本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摸索出獨特路線,開始進化。這個...